共绘“一带一路”人口版图:《“一带一路”人口与发展(第一辑)》新书发布会综述
2022年4月19日,《“一带一路” 人口与发展(第一辑)》正式付梓出版。在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新书发布会上,来自政府、学界、发展机构的相关人士展开了“一带一路”建设与人口发展的讨论,线上线下60余人参与了此次发布会。
目前我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约专家、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在致辞中指出,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世界联动发展的好故事,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指导下的全球治理的新态势,是利益互求、相互对接、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一个新创举,也是在世界大变局这个背景下,引导国际关系向健康发向、良性发展的一个新动力。
他指出,要引导国际社会理性看待“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困难与风险,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动能有所下降,但这不是中方主观努力不够或者投入不足,而是国际上多种复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客观理性并且持之以恒地拓展和优化“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要坚持以我为主,引领“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共同发声,要内外兼顾,还要与时俱进,把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与国际化的传播语言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他认为,这本有关“一带一路”人口与发展的学术著作站位高远、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论述有据,是“一带一路”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如果能够发行英文版,会大大助力“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
人口是发展的基础性与战略性要素。“一带一路”伙伴国家人口总量已近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这些国家人口规模、结构、素质与分布都直接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要准确把握沿线伙伴国家人口与发展的特征与趋势,也为人口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提供了机遇。从人口的视角来看,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面临着许多共性问题。我们既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如何应对低生育率与老龄化,也要与中低收入国家共同实践如何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经验。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杜希学专员在发言中强调了人口要素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作用,并指出,这本书是人口研究界献上的一份大礼,响应了中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体现了中国人口学者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担当。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指出,这本书让他“眼前一亮”,它的出版填补了国内“一带一路”人口研究的空白,满足了共建“一带一路”对人口信息的需求。这本书很好地抓住了“人口”这一基础性要素,提供了丰富翔实的人口数据,为人口与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人口支撑。他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加强研究的顶层设计,提高研究国别选择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加快研究与出版进度。二是加大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的份量。
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顾宝昌就人口学研究的国际视角与人才建设发表了评论。他指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需要我们建立全球观,以更加开放合作的姿态走上国际舞台。本书极大地拓展了人口学研究的国际视野,培养了人口学国际研究的人才队伍,这是中国人口学迈向世界的坚实步伐,是中国人口学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健康发展的积极贡献。这本书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指出,“历史会承认它的功绩”。
这本书的出版不仅对人口研究有意义,对拓展相关领域的南南合作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人口与发展高级项目官员贾国平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南南合作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提供方,人口与发展领域南南合作存在很大的需求与潜力。这带来两个新的变化:一是人口研究的关切从发达国家拓展到与中国有更多相似经历的发展中国家。借着“一带一路”建设,我们迫切需要了解其他国家人口与发展形势。二是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也有着同样强烈的向中国学习的动机和愿望,亦如早年中国的学者向其他国家学习的热情一样真诚和热烈,甚至犹有过之。他认为,这本书的出版将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张翼在发言中强调,人口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问题。目前国际上“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即5P,人们People、地球Planet、繁荣Prosperity、和平Peace、伙伴关系Partnership)中,人口是最基础的因素,也是系统性解决全球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抓手。中国已在2021年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的新主张,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主张后中国贡献的又一全球公共产品。在这个倡议中,高度地聚焦了人和发展两大要素,坚持发展优先、以人为本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书中的系列研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发展状况,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和系统性的总结。它有助于国际发展合作的实践者增进对这些国家的人口现状与趋势的了解,也可以为下一步国际合作项目的设计、执行以及评估,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国人口与发展领域的国家级决策支持机构,长期关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鸿雁在发布会上系统介绍了全书的内容。书中的国别报告全方位展示了沿线伙伴国家人口与发展现状与趋势。不仅如此,书中还深入分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人口热点问题,包括人口红利、消除贫困以及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人口健康与公共卫生状况。
中国农业大学谭璐博士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一带一路”国家贫困现状与减贫合作的启示,回应了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增长之路”的号召。乌兹别克斯坦是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也是中亚第一人口大国。华中科技大学果臻教授报告了乌兹别克斯坦人口状况与趋势,并分析了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
人口与发展南南合作伙伴组织高级顾问胡宏桃总结道,这本书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全面性,既介绍了“一带一路”国家人口特点,也突出了人口与发展议题的联系。二是客观性。书中引用联合国系统和各国的官方统计数据,尽可能实事求是地介绍这些国家的人口与发展状况,还对比分析了所研究的国家与周边国家及中国的异同。研究既关注了学术性和专业性,又力求通俗易懂。三是关联性。书中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的人口与发展趋势,并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对未来双方的“一带一路”合作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他进而提出了两个建议:第一,要进一步增强人口研究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的意识。二是关注国际形势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提前思考,世界人口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什么?中国应该为世界未来的人口与发展,特别是这个领域的南南合作,提供什么样的中国思想和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人口与发展(第一辑)》分“亚洲篇”与“非欧美洲篇”两册,篇幅40余万字,不仅集“一带一路”人口研究之大成,也对国际政治、经济与外交领域的相关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当代世界出版社副总编辑兼监事吕辉作为出版方,也从本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视角也对本书做出了评价。这本书凝聚了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各位专家作者的心血,也汇聚了出版社同志们的汗水,共同目标是要拿出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学术精品。
发布会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许颖主持。在会议结束语中,他指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贸易之路、文化共融之路,也是各国人口共同发展之路。本次为第一辑出版,第二辑、第三辑将陆续跟进。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将从人口与发展视角持续推进相关研究,以引发更多对“一带一路”人口与发展的关注,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多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