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第三届亚洲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时间:2021-06-25 撰稿人:姜文琪 来源: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2021年6月19日至20日,以“人口发展与公共治理”为主题的第三届亚洲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人发中心”)、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联合国人口基金、孟加拉综合研究国际网络组织(Netinsearch)和孟加拉达卡大学联合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南京人口国际培训中心、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和人口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孟加拉、斯里兰卡、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的专家教授、青年学者70余人作为正式会议代表在线上线下参会,800余名国内学者、高校学生在线上旁听了会议。

  开幕式由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唐加山院长主持。北京大学人口所乔晓春教授和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贾国平博士分别致开幕辞,表达了对持续推进亚洲人口与发展领域的学术研究、政策制定、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信心与期望。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刘晓丽总工程师表示,人发中心愿意搭建亚洲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发展领域的交流平台,为各国早日实现2030年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更大贡献。来自孟加拉综合研究国际网络组织的Aka Firowz Ahmad博士和达卡大学人口科学系主任Md. Rabiul Haque博士在线上致辞,表示政府应从整体视角出发,制定和完善人口政策以推进各国的人口治理,充分发挥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南京人口国际培训中心黄慧娟主任分享了培训中心作为南南合作培训基地在妇幼保健、人口健康等方面开展的诸多工作及成效。南京邮电大学张志华副校长对学校办学情况及近年来在人口与发展领域取得的丰硕的学术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详尽的介绍。

  在主旨发言部分,分享了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所反映的中国人口新趋势和孟加拉国近50年来人口与发展变化与挑战,并交流了斯里兰卡生育率回升对人口增长、年龄结构和人口红利的影响。随着预期寿命的提升,重新定义老年人和人口老龄化被提上日程。澳大利亚的中国和印度移民以及中国的城乡流动人口与城镇化问题作为人口迁移和流动的重要内容,深刻影响国家和区域发展。而“新冠”肺炎疫情、空气污染、水质量等多种因素均与人口心理和生理健康息息相关。人发中心研究员张翠玲作为主旨发言学者之一,介绍了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2000年-2020年的变动趋势。

  会议开设了12个分论坛,分别围绕“人口健康”“老龄与养老问题”“流动人口与人口科学”“家庭问题”“区域人口发展”等议题展开。

  健康是发挥人口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基础。在健康专题的研讨中,学者们聚焦了包括公共卫生、生殖健康、避孕节育、青少年妊娠、心理健康等在内的关键性人口健康议题,分析归纳了不同亚洲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人口健康形势与挑战,并表示通过相互交流与借鉴,将不断完善公共治理,以提升全人群健康服务水平,减少因性别、地区、教育、经济不平等带来的健康差异。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亚洲部分国家共同面临的人口议题。专家分析总结了亚洲发展中国家在老龄和养老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强调了人口老龄化和老龄问题在未来人口与发展领域的重要地位。

  在人口迁移流动的专题下,专家总结了中国人口城乡流动对留守儿童、流动人口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立足国际视野,探讨了国际迁移与各国人口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家庭和生育是人口治理和人口政策研究的核心之一。专家们基于人口政策,分析各国青年生育意愿、生育行为、生殖健康、家庭育儿成本、家庭人口变动等特点,为未来人口预测以及人口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人口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亚洲各发展中国家可以增进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和借鉴人口研究成果及政策应对,并助力人口与发展领域的南南合作。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人口转变、利用人口红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贡献了中国的人口治理经验,但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对各国人口生育、死亡、潜移和人口就业等经济活动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亚洲发展中国家之间亟待继续加强人口与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合作,共同推进人口政策完善与公共治理,为早日走出疫情、最大限度实现以人口要素促进各国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而共同努力。

  亚洲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发展会议由设在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人口与发展南南合作卓越中心与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于2018年共同发起,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会议,并已成为亚洲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发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