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计划生育国际盛会召开, 中国智库分享研究成果

时间:2018-11-26 撰稿人:王晖/文 邹艳辉/图 来源: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201811月12-15日,第五届计划生育国际大会于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investing for a lifetime of returns--投资于一生的回报”,来自世界各地约120个国家的3700多名高级政策制定者、科学家、研究人员、项目经理、公民领袖、青年、宗教组织代表参会,分享研究成果和最佳实践,再次承诺对计划生育的支持。联合国人口基金指出:计划生育不仅是一项人权,更关乎女性赋权、减少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问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刘鸿雁副主任带队,一行4人参加了此次国际盛会。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参会代表合影

联合国人口基金执行主任,IPPF执行主任、PPD主任出席了南南合作圆桌会议,致辞并主持会议。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在会议上介绍了中国政府对南南合作的重视以及在推进南南合作机制化建设方面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和取得的成就。作为中国智库的代表,刘鸿雁副主任在南南合作高级圆桌会议上介绍了南南合作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此次计划生育南南合作问卷调查是由人口基金、盖茨基金学院、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南南合作伙伴组织以及国际计生联共同合作实施,结果显示主要需求包括:倡导与政治承诺、归纳研究、能力开发和实施支持。据此,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提出建议:更多地关注南南合作制度化和操作化;形成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公民社会组织等的技术支持网络;为南南合作确定发展中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战略优先重点领域;加强南南合作国家之间以及国际之间的协调。

刘鸿雁副主任在南南合作圆桌会议发言

在避孕节育专题会议上,刘鸿雁副主任进行了中国避孕节育措施使用变化的演讲和交流。伴随着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完善,中国育龄群众的避孕节育构成发生显著变化,宫内节育器呈现下降趋势,绝育所占比重下降明显,避孕套所占比重显著上升;随着长效避孕方法的降低、短效方法的上升,人工流产发生风险显著提升。                                            

刘鸿雁副主任在避孕节育专题发言

刘鸿雁副主任、联合国人口基金彭炯在避孕节育专题交流

刘鸿雁副主任、联合国人口基金彭炯在避孕节育专题交流

在项目交流环节,刘冬梅研究员通过海报形式分享了运作式研究-中澳技术合作“生殖健康服务过程中的权利保护”项目成果。调查发现项目地区群众和服务提供人员对于权利保护知识了解概念化,对具体权利的认知程度低;部分干部和群众对某些侵犯群众权利的行为认定不清。项目实施围绕多个重点领域展开,包括因地制宜地制定群众生殖健康权利宣传策略,提高群众的权益保护意识;加强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和权利培训,强化依法行政观念;利用现有资源强化服务能力,提高生殖健康服务的满意度;建立完善的反映问题的渠道,及时反映群众诉求等领域。

刘冬梅研究员介绍中澳人权项目

 

刘鸿雁副主任、刘冬梅研究员与参会代表进行项目经验交流

与会期间,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一行与肯尼亚代表就合作备忘录的更新、下一届中非论坛等合作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与荷广传媒代表就围绕青年生殖健康权利保护的合作进行探讨。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参会人员与肯尼亚代表进行合作交流


相关附件